第(1/3)页 说曹操迎了天子,又出兵占了山阳郡,可谓是实力大增。 曹操请了天子令,自封为山阳太守。 山阳南靠彭城国,西临济阴,东和东北方向,紧邻鲁国、琅琊国,地理位置很重要。 曹操来到山阳之后,凭借着伊籍山阳本地人的身份,很快的就和本地大族取得了联系。 不过,此时的曹操,却是如坐针毡。 在昌邑府衙大厅中,一个身高七尺,体态清癯的文士手持白绸折扇,端坐大堂上。 曹操面带和煦笑容说:“公图,此次来我这穷乡僻壤,不知有何指教?” 这文士,正是袁绍派来的使者,逢纪。 逢纪是冀州河间人,早年曾依附何进,后来与袁绍交好。 此次袁绍杀死了冀州刺史韩馥,正忙于加强对整个冀州地控制。 冀州地广,所辖三郡六国,有很多是皇室宗亲,想要控制起来,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做到。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,曹操出兵占了山阳,这一下子刺中了袁绍的软肋。 袁绍为什么对小小的山阳如此敏感呢? 比邻山阳的东平国,在名义上虽是自立一地,可实际上却处于很尴尬的地位。 东平北面,是冀州,西南面,是河内。 而山阳,正好卡在两地之间,使得袁绍无法将两地连接在一起。 而东平国,又是州治下,依附于山阳郡所治。 袁绍在冀州的根基还不牢固,也不敢再冒然出兵,以免激起了各地诸侯地反感,到时候他可就真的成了千夫所指。 上次出兵,就收到了来自卫安的警告,卫安派出使者,当面把袁绍斥责了一顿。 面对卫安派来的使者,袁绍吓得大气都不敢出。 当今天下,卫安的话,可比皇帝的话管用的多。 何况,自己的宗族家眷还都在卫安的手里,自己多次请求接走家眷,但都被卫安以各种借口搪塞过去。 如今卫安的实力,怕是要取天下也是易如反掌。 且不说卫安麾下的文臣武将,兵精粮足。 听说还有很多新式武器地火雷!一颗地火雷,就能把城门炸开,再高再厚的城墙也于事无补。 第(1/3)页